广告位招租,联系微信yangmaodui666 |
数字藏品不妨:拿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思维模式
作者:yangmaodui 发布时间:2022-09-10 分类:微信活动 浏览:1584 评论:0
文丨王子培
从卖近7000万美元掀起舆论的数字艺术品《天天:最初的5000天》,到国内各大博物馆推出的数字文创产品以“60万元的价格掀起”十到几十元”“网上抢购数字藏品,3秒售罄”。一段时间以来,数字馆藏悄然发生着变化,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、追捧和质疑。
数字艺术品“每一天:前 5000 天”以近 700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。 (社交媒体账号截图)
可以看到数字收藏,但不能触摸。许多馆藏信息也可以免费在线查看。为什么要买它们?只是为了炒作吗?其实在看数字馆藏的时候,不妨跳出“手里拿着的就是你的”的思维模式。网上确实有很多越王勾践剑的清晰图片,但数字馆藏可以在展示细节的基础上,通过一系列独特的代码,帮助收藏家和文物建立超越普通游客的情感联系。消费不仅仅与人和物有关。在消费过程中,人们表达自己,回应他人,参与社会文化的塑造。
作为消费主力,一些年轻人将购买数码藏品比作收集小时候出现在脆面里的“水浒人物卡”,享受收集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乐趣;有些人看重它的技术属性,将收藏品视为自己的。身份标签;还有人参与数字馆藏的创作,在交流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人……满足审美的特点,彰显身份,体验乐趣,都符合当下的消费趋势。而且,与实体馆藏相比,数字馆藏具有消费门槛低、存储携带方便等优点。引导数字馆藏规范发展,可以让文化消费的力量在馆藏创作领域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当然,有很多人为了利润大肆宣传数字收藏。投机心理是一个因素。数字馆藏作为新兴的消费产品,对监管也有更高的要求。数字收藏起源于国外的NFT(非同质代币)产品,是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。也就是说,它是一个拥有虚拟货币的“同胞”,具有投资交易的金融属性。但炒作虚拟货币很容易扰乱金融秩序,滋生诈骗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去年9月,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推动我国剥离数字藏品的投资功能,仅限于普通虚拟商品的范围。该倡议再次强调遏制相关技术的金融化。目前,新公司不断涌入数字馆藏分发平台。为保障市场健康有序,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仍需发挥更大作用。
现阶段,数字馆藏主要面临三个问题。首先是平台的隐患。部分消费者遭遇数字收藏APP突然关闭造成财产损失;二是法律风险,包括创意层面对产品内容合法合规的监管、运营过程中的版权保护、购买过程中需要实名制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等.;第三,私人炒作,一些人转向二手交易平台和社交软件交易数字馆藏。要相关机构对症下药,及时完善平台准入和运营规则数字藏品,加强数据安全监管,保护消费者权益。
有人调侃数字收藏,“能卖就是NFT,卖不了就是PNG(普通图片格式)。”这句话指出了数字馆藏贬值的可能性。但是,收藏不一定是为了赚钱,人是值得拥有的。更多超越物质利益的精神追求。对于数字馆藏的普及,我们不妨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发展,以审慎的态度引导。
【作者】王子培
相关推荐
广告位招租,联系微信yangmaodui666 |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广告位招租,联系微信yangmaodui666 |